基本情況
新加坡又稱「獅城」,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。於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後獨立建國,實行議會共和制。新加坡經濟外交突出,是東盟的成員,更是「亞洲四小龍」之一。自1990年與中國建交以來,雙邊關係取得長足發展,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化拓展。
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,大多數公民為華人,比重高達7成,另有馬來族、印度裔等。多元的種族,也形成了新加坡多元的宗教文化,當地人信奉佛教為主,另有基督教、伊斯蘭教等。
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,扼守馬六甲海峽南口,是世界重要的航運中心,屬於典型的外貿驅動型經濟。另外,新加坡奉行自由貿易政策,其極低的稅收、寬鬆的外匯管制、發達的社會及教育等的完善基礎設施,令其成為世界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。批發與零售、商業服務、交通與通訊、金融四大服務行業是新加坡經濟的重要支柱,近年亦銳意發展會議、獎勵及展覽旅遊業(MICE)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。
新加坡是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之一,亦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(亞投行)成員之一。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《2017-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》,新加坡排名第3位。
中國與新加坡
1994年新加坡在江蘇成立中新合作工業區,該園區的成功經驗已成為今日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建立工業園區的標杆。中國政府提倡了「一帶一路」戰略以後,新加坡各方均積極回應,願意在航運、金融、貿易等方面發揮更積極作用。
從新加坡的戰略地位來看,新加坡是「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沿線一個戰略要地,中新經濟走廊也是「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中國企業整合區域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。從兩國投資基礎來看,在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中,中國對新加坡的投資佔35%,而新加坡對中國的投資是82%。
近年新加坡積極發展其人民幣離岸市場,亦著手進行自由貿易區的升級談判,中國與新加坡在2008年10月簽訂中國—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(CSFTA)。根據CSFTA,新加坡對中國的出口超過85%享有零關稅准入待遇。受惠於零關稅安排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石化產品、加工食品、電子產品和電器。
香港與新加坡
由於香港與新加坡亦為亞洲區內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,故常被用作比較的競爭對手。
新加坡是香港第八大出口市場。在東盟中,新加坡仍然是香港的最大貿易夥伴。新加坡是香港第三大進口來源地,進口貨品包括半導體和電子管、石油等。該國在香港的經濟活動廣泛,涉及金融、物流、電子、資訊通訊科技及其他服務行業,在香港較知名的例子包括星展銀行、華僑銀行、大華銀行、吉寶物流、新加坡航空、太平船務及新科工程電子科技等。截至2016年6月,新加坡企業在香港設有40個地區總部、102間地區辦事處,以及240間本地辦事處。
香港金融管理局於2017年10月25日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簽署及交換《合作協議》,加強雙方在金融科技上的合作,致力促進區内金融科技的發展。
#資料更新至2017年10月底
參考資料
香港貿發局一帶一路資訊網站:新加坡國家概況
取自:http://beltandroad.hktdc.com/tc/country-profiles/singapore
香港貿發局:《新加坡爭取在「一帶一路」擔當關鍵角色》
取自:http://economists-pick-research.hktdc.com/business-news/article/國際市場簡訊/新加坡爭取在「一帶一路」擔當關鍵角色/imn/tc/1/1X000000/1X0A3MFR.htm
《中國銀行蘇州工業園區支行:做金融實幹家》(2017)。新華網。2017年8月25日
取自:http://www.js.xinhuanet.com/2017-08/25/c_1121543831.htm
《攜手開拓人民幣國際化》(2015)。《新加坡聯合早報》。2015年11月9日
取自:http://www.boc.cn/aboutboc/ab8/201511/t20151109_5907543.html
香港金融管理局:「香港金融管理局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融科技合作」
取自:http://www.hkma.gov.hk/chi/key-information/press-releases/2017/20171025-4.shtml
----------新加坡
領事館及相關聯繫資料:
1.新加坡駐港領事館官方網站連結
2.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禮賓處連結
Country Profile
國家簡介

The Belt and Road News
一帶一路資訊